利川市建南镇中部营村: 土地流转共富裕 合作经营助发展
本报讯(记者 覃洪银 谷玫桦 通讯员 朱洪俊)十九大报告指出,乡村振兴战略为今后我国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也是农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为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中部营村以党建为引领,在建南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之下,利川市建南镇中部营村以“土地流转”方式创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理念与方式,确保家家种植,人人享有,共同获利,推动特色柑橘种植产业不断发展向好。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
乡村振兴与合作社发展,不仅要靠好政策、好举措扶持,更要靠地方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班子的带头和参与。村委会主任邓永明作为一卜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模式的倡导者和带头人之一,始终对合作社建设高度重视,自2017年起就召集村支“两委”成员对一卜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发展精准施策,统筹研判,在投资规模、生产技术、产业发展、经营模式等方面不断发力,在创造就业岗位,扩大产业规模,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助力地区协调发展,为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强化资金支持,助力地区振兴。
在村主任邓永明牵头下,尖刀班成员带领合作社去往利川市各单位争取,得到利川市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不仅获得免费资助的有机肥料、土壤调节剂、石灰等合计300余吨,为柑橘规模化种植打下坚实基础。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通过规范化承包、转包和统一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经营,实现对土地的合理使用和高效利用,并以分红分股的方式,进一步拉动内需,创造就业岗位,为解决返贫积贫问题、实现稳定就业和共同富裕提供有力保障。截止目前,通过土地流转种植的柑橘达84000株,合作社每个月支付工资11万元左右,其中支付村民(工人)工资8.5万元左右,最终实现土地流转 700余亩,解决就业岗位300余个。
培育优势品种,强化区位竞争。
以春见、大雅、爱媛、沃柑、金秋五个优良品种柑橘为主要种植对象,2017年底一卜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租用流转土地方式在利川市建南镇鹞坪村和中部营村租用土地741亩,目前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包括一组花匠台100亩、十四组210余亩,爱媛柑橘 250亩,三组沃柑150亩,六组春见柑橘400亩,还有7组药材100亩,主打高标准、高品质柑橘种植100亩,作为重点培育对象进行栽培。期间,通过加强温度动态检测,肥水标准化管控,花果优势化筛选及病虫害科学化防治等几个方面保证柑橘高甜、高产特点,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力。与此同时,一卜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着力打造多种种植产业于一身,在保证柑橘产量和质量的同时,大力发展和种植枇杷、草莓等作物,真正打造“一超多强”的柑橘产业发展新面貌和新业态。
综合发展规划,注入全新动能。
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是生产发展得必由之路。为加快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过渡。所有柑橘园都着力打造“彩虹路”,以旅游业发展新业态为依托,着力打造集采摘、旅游、观赏于一体的种植园区,不断打造经济振兴“样板间”。同时,进一步发挥地区辐射和带动作用,带动中部营村的旅游产在区位作用下蓬
勃发展,确保以“合作社”为依托,以土地流转的示范样本,以“一盘棋”“一张网”发展布局,为地区发展振兴注入新动能和新血液,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
百尺思更进,扬鞭自奋蹄。
在合作社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如何实现产业化、集群化、品牌化成为下一步发展目标与方向。在帮扶单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利川市支行和村支“两委”的有力带头下,一卜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在建南镇中部营村建设仓储、加工厂房等配套设施,实现“足不出户”完成从培育、加工、仓储、销售与一体的生产模式,并已将建设用地纳入政府规划。当前,依托于便利的铁路、公路运输体系,产、供、销一条龙框架已基本形成。预计在2024年柑橘可以达到丰产期,每颗树挂果60市斤左右,基地柑橘年产量可以达到450万斤左右,预计年产值可达900万元,真正为实现腰包更鼓、日子更富打通“最后一公里”。
记者 覃洪银 谷玫桦
责编 覃洪银
审核 李祥军
央视民生频道网、中国民生新闻网湖北区
新闻热线:13339945890 联系人:覃洪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