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点亮乡村路,生态描摹振兴图

日期:2025-09-18 09:23:23 来源:新农民网

  乡村振兴,不只是“产业+政策”的数学题,更是“青年+科技”的哲学问题。如何让土地的绿色价值变成现实收益?如何让分散的小农户接轨庞大的全国市场?

  在江苏扬州,一群新农人给出了他们的答案。扬州禾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成为这一趋势的生动注脚。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团队近日走进企业,通过一周调研,记录下“电商+生态”如何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展现了新农人以“小而美”的方式参与乡村振兴的现实图景。

  一、创业历程:从家庭微商到整合型电商的华丽转身

  企业创始人2013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并无农业专业背景,却凭借市场敏感度与敢闯精神,在2021年疫情期间投身电商创业。起初只是家庭微商,销售自家农产品;随着抖音电商兴起,他迅速转型,并逐渐联合周边30余户农户,形成产销联盟。

  调研团队观察到,禾宝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递进阶段:微商探索—电商转型—资源整合。这一模式不仅避免了“盲目扩张”的风险,还逐步形成规模优势。其核心智慧在于:新农人不单是“卖产品”,而是通过整合农户资源,把分散的小生产转化为有竞争力的大市场。

  二、生态农业实践:循环经济释放土地潜能

  禾宝农业以“稻鸭共生、禽鱼循环”为特色模式,实行低密度散养:500~1000只鸡鸭鹅配50~60亩地,远低于工业化养殖标准。禽类粪便进入鱼塘,鸭子在稻田活动,形成闭环的生态链条。

  这种模式不仅减少环境污染,还显著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企业负责人介绍:“生态大米每斤售价15-20元,比普通大米高50%以上;散养禽蛋价格高出市场均价30%。”消费者愿意为生态溢价买单,反映了“绿色消费”正在成为农村发展的新动能。对农户而言,合作增收从“百元”到“数万元”不等,生态农业真正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三、技术创新:直播电商塑造信任与品牌

  “能机械化的绝不用人工。”这是该公司的运营理念。在农村劳动力普遍老龄化的背景下,机械化既解放了人力,也提高了效率。

  更重要的是,企业通过抖音直播带货,实现了与消费者的深度连接。相比传统电商的“价格战”,直播更注重展示生态价值,消费者因此愿意支付20%~30%的溢价。禾宝农业甚至把直播场景搬到田间地头,让养殖过程“看得见”,用透明化的展示构建起消费信任。据统计,其客户复购率达到45%,远高于传统电商20%的水平。

  这说明,电商不仅是销售渠道,更是农业品牌建设的工具。新农人通过数字化平台,把生态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实现了传统农业无法企及的传播效果。

  四、政企农协同:政策护航小农户成长

  禾宝农业的成长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农业农村局在疫病防控、环保评估、养殖密度调控等方面给予了持续帮助。“刚开始什么都不懂,政府专家手把手教我们降低养殖密度,还提供药品和技术。”负责人回忆。

  调研团队注意到,当地政府的“即时响应机制”尤为突出。企业遇到问题时,专家能在24小时内赶到;疫情期间,政府开辟“绿色通道”,保障农产品运输。这种贴心服务不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也体现了基层治理的“温度”和“速度”。

  五、稳中求进:电商深耕为本

  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禾宝农业坚持脚踏实地的发展路径。“未来3~5年,我们核心目标是把电商渠道做好,而不是急于扩大养殖规模。”

  这背后是对市场风险的清醒判断。企业计划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提升精准营销能力;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优化生态养殖技术,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品牌。可以预见,禾宝农业将继续走“轻资产、重渠道”的道路,为小农户探索出一条可借鉴的发展样本。

  当直播间连接起城乡市场,当稻鸭共生成为消费新卖点,乡村不再只是农耕的背景,而是现代化转型的前沿阵地。未来,随着更多“禾宝式”企业涌现,广袤中国乡村必将在数字与生态的共振中焕发勃勃生机。

  (撰稿人:南京师范大学 高心怡 黎诚 张澔文)

加入 | 我们 | 人员查询

京ICP备1800204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