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综合整治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学思践悟播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思践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等要求。这也是土地综合整治的根本遵循,要求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的高度,坚持系统观念,体现“统一保护修复”的综合治理,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夯实基础。
土地综合整治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张宪尧 王新军 薛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这也是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根本遵循。高质量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有助于全面提高土地承载能力,实现土地资源永续利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满足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需求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土地综合整治从国土空间治理的高度,注重系统性,体现“统一保护修复”的综合治理,是实现“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自然美景的重要手段。当前,农用地利用效率普遍低下、城乡土地资源低效利用与闲置浪费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土地综合整治通过土地平整、沟壑填充、废旧宅基地复垦等方式,不仅可以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和优化空间布局,还可以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进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土地综合整治是为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功能需要,按照规划对未利用、不合理利用、损毁和退化土地进行综合治理的活动,可以达到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优化生产生活条件和优美生态环境的目标。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基础,种植大户或农业合作社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结合生态修复工作,按照规范化标准对耕地进行整理,为实现生态化经营创造条件。
兼顾物质文化产品和生态产品需求
人类的生存既需要农产品、工业品等物质产品,也需要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舒适的环境、宜人的气候等生态产品。土地综合整治的对象则要兼顾这两种必需品。
土地综合整治培育并激活了农村的生态资源,也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源泉。土地综合整治可以维护自然山水格局,保持山体、水系和地形地貌形成的景观格局特征,保护和恢复原生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延续地域文化景观特征,实现绿脉、文脉的持续传承与发展。土地综合整治后,农村可依托优质的山水资源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维持生态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
针对传统村落的土地综合整治,可结合当地特有的文化历史资源展开,通过保留整修现状格局完整、建筑风貌遗存较好的院落,保护重要公共空间和具有传承意义的历史环境要素,充分体现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延续性。
在此过程中,要对传统村落的产业发展、道路交通、人居环境等进行协同空间规划,以乡村文化旅游为主导,着力发展文化旅居、农耕体验、旅游服务等特色产业,最大限度保护和挖掘乡村文化底蕴。
土地综合整治释放多元综合效益
从综合效益来看,土地综合整治通过科学确定生态功能空间、农业功能空间、城镇功能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内容,因地制宜采取保育保护、自然恢复、辅助修复、生态重塑等修复措施,将实现优化国土空间、推进土地流转、生态保护修复、促进生态宜居,支撑产业兴旺的综合效益。
一方面,土地综合整治更加突出耕地保护,传承传统农耕文化,在增加耕地数量的同时提高耕地质量,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和适度规模经营的需要;统筹推进低效林草地和园地整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现有耕地提质改造等,改善农田生态。另一方面,土地综合整治可以有效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发展用地。主要措施包括统筹农民住宅建设、产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等,有序开展农村宅基地、工矿废弃地以及其他低效闲置建设用地整理,优化农村建设用地结构,提升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效益和集约化水平。此外,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质是空间形态的有机更新,着眼点是破解农村耕地保护碎片化、村庄用地无序化等问题,可有效解决因土地利用碎片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创新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有效途径。土地综合整治有助于实现人口由分散向集聚的转变,进而节约土地的利用空间,再通过“村改居”工程,借助公共空间的治理模式,建造出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农村社区。
随着时代变迁,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统筹做好“土地综合整治+”,将能释放更多红利惠及城乡群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土地征收和综合整治服务中心,济南社会科学院,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