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天麻成农民致富的“金疙瘩”

日期:2025-06-18 18:10:00 来源:新农民网

  初夏,走进德江县复兴镇蒲村村天麻育种基地,电锯声与工人们的吆喝声交织回荡,切割原木、分装麻种的忙碌身影在山地间穿梭,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随着“菌材加工+良种繁育+技术输出”全链条模式的落地,这片土地正以天麻产业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的致富梦想。

  “我们每天要育苗2000袋到3000袋。”工人杨秀兵和工友手拿铁铲,正一铲一铲地将干净泥土、木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装进袋子,再把蜜环菌放到袋子里,随后再覆盖一层泥土和木粉混合土。

  德江县地处贵州省东北部,位于武陵山和大娄山的交汇处,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6℃左右,年降水量1200毫米左右 ,且森林覆盖率高,土壤肥沃,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为境内高山、沙溪、堰塘、复兴等乡镇天麻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自然条件。

  “育种是天麻种植的关键环节,过程复杂、技术难度大,每一个环节都得重视。”贵州致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松介绍,按照现在的进度,预计在6月底完成育种工作,按每平方米产15斤种子算,预计种子达20万斤以上。待霜降之后,公司计划种植天麻10万平方米。

  除此外,该镇还在贾村村天麻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11000平方米移栽,总产值可达160万元。如今,复兴镇的天麻产业已初见规模,“小天麻”正逐步成长为“大产业”,实现从“0”到10万平方米的突破。

  近年来,德江县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围绕“一主两辅”产业布局,聚焦种源建设、示范种植、技术服务、产业链延伸、品牌及附加值提升等工作,积极探索新的高产高质栽培技术,深入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着力在“精”和“特”上下功夫,延长天麻产业链,大力发展规模化种植,让小小天麻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目前,全县天麻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平方米以上,预计2025年产量达7500多吨,综合产值4亿元以上。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潘佳本

加入 | 我们 | 人员查询

京ICP备1800204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