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寻访中传承抗战精神,青年行动助力文化传承——博雅学院“临海听涛”实践团扶贫实践纪实
摘要: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深入贯彻“大思政课”建设方针,感悟抗战精神,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传承革命先辈精神,增强文化自信,2025年2月5日至2月10日,来自重庆大学博雅学院的重庆大学“临海听涛”实践团于辽宁大连、上海静安、福建福州、山东高密等地开展实践活动。
活动于2月5日上午8:00正式启动,实践团成员分组前往辽宁大连、上海静安、福建福州、山东高密等地的抗战主题红色文化场所进行调研。在大连,实践团成员参观了中华工学会旧址,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实地考察和与工作人员交流,深入了解了大连工人阶级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成员们认真记录了旧址的历史背景、组织架构和主要活动,并对旧址的保护现状和利用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
重庆大学“临海听涛”实践团于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参观调研
在福建,实践团成员前往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参观了杨成武将军诞辰110周年文物展和中共在福建的相关事迹展览。通过展览,成员们深入了解了福建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以及中国共产党在福建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参观过程中,成员们积极参与互动,与讲解员深入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在上海,实践团成员调研了四行仓库,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深入了解了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历史背景、战斗经过及其在新时代的教育意义。成员们参观了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观看了相关纪录片和展览,感受了“八百壮士”英勇抗敌的壮举。调研结束后,成员们对四行仓库的保护与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重庆大学“临海听涛”实践团于上海四行仓库纪念馆参观调研
在山东高密,实践团成员考察了红高粱抗战纪念馆,通过参观展览、访谈和摄影记录,深入了解了高密地区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以及红高粱文化与抗战精神的融合。成员们与纪念馆工作人员和游客进行了交流,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对纪念馆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重庆大学“临海听涛”实践团成员与红高粱抗战纪念馆
筹建人、知名画家刘铁飞老师展开深入交流
实践团成员在活动中表现积极,分工明确,协作高效。前期准备阶段,成员们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制定了详细的调研计划,明确了调研重点和方法。实地调研过程中,成员们积极参与,认真记录,与工作人员和游客进行了深入交流,收集了丰富的资料。后期总结阶段,成员们对调研成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撰写了详细的实践报告,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实践团同学通过多种渠道紧密沟通相关事宜
实践团负责人、博雅学院2022级本科生李奕江表示,团队成员分赴我国沿海地区四处抗战遗址和纪念馆开展为期六日的深度实践,是一堂生动具体、感悟深远的实践教育课程。(实践收获)同学们重温各地抗战故事,深刻感悟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为核心的伟大抗战精神。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新时代新征程上,重大学子更应赓续红色血脉,不忘来时路,勇敢担负起历史赋予新时代青年人的光荣使命。
此次“弘扬抗日战争文化,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社会实践活动成果丰硕。实践团成员通过实地调研,深入挖掘了抗日战争文化的历史内涵,深刻体会到抗战精神的伟大。活动不仅增强了成员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热情,还提升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未来,实践团将继续关注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培养更多青年参与红色文化传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多力量。
重庆大学“临海听涛”实践团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