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膜团队:给农田环保穿上“生物降解地膜新衣”

日期:2025-02-24 14:14:45 来源:新农民网

  地膜,以其保温保墒、覆盖除草等显著优势,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但由于长期大规模使用长期使用,回收率不高等问题的存在,传统地膜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推动设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山东省科技特派员高天健和寿光市科技特派员周子焱等联合发起天然生物基全降解地膜研发项目,潜心研究生物源全降解地膜,为设施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方案。

图为“福”地膜团队和农户在田间测试全降解地膜

  传统地膜主要以聚乙烯为原料,难以降解,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结构受到严重破坏,耕地质量下降,农业操作受阻等。具周子焱介绍,我国每年地膜使用量超过百万吨,而回收率不足三分之二,大量地膜残留土壤中,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为解决这一难题,周子焱所带领的“福”地膜团队,将目光投向了生物源全降解地膜。他们以木生菌JSAFC3583等天然生物基为原料,创新性添加添加生防菌发酵滤液,通过特殊工艺流程,实现在地膜可全降解的基础上,有效的抑制根腐病的同时增加产量,为农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白色污染”成难题,科技创新寻出路

  为推动生物源全降解地膜产业化应用,福地膜团队积极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生物源全降解地膜生产线,为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目前,该团队研发的生物源全降解地膜已在全国十余个地区进行示范推广,累计应用面积超过1万亩。应用结果表明,该地膜的降解率可达95%以上,地膜残留量较传统地膜相比实现了大幅度下降,并且能够有效的抑制马铃薯、花生等作物根腐病的发病情况。

  生物源全降解地膜的推广应用,是推动设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团队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不断优化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将可降解地膜产品和技术因地制宜、更大范围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一线,为设施农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加入 | 我们 | 人员查询

京ICP备1800204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