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种子疑云:河北多户农民玉米产量减半 多方称系“天气原因”

日期:2023-01-13 15:39:44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12日消息(记者郭佳丽)十月,是北方秋熟作物收获的季节。

在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天台山镇李堡村,村民们正忙着晾晒、仓储。家家户户院子里,黄澄澄的玉米整齐码放在近2米高的铁丝网内,宛如小山。

村民王书海也本该迎接丰收,但他脸上却布满愁云。和其他村民一样播种、浇水、施肥,可他收获的玉米却是缺粒、畸形、短小的,甚至还有不长穗的空秆子,与往年相比减产近半。“村里人都是满车往回拉玉米,热热闹闹的,我心里难受。”

与王书海一样,另外2名李堡村村民也播种了该品种的种子,在秋收时同样产量减半。

王书海等人播种的是“沃玉3号”玉米品种。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沃玉3号”通过山西省审定,2015年通过河北省、陕西省扩区引种认定,2018年通过黄淮海主产区国家级审定,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倒性好、抗病抗逆性等优势。

该玉米品种的经销商称,肥乡区有八九万亩地种植这个品种玉米。很多种植户找过来,有的情况比这更严重,但不可能是种子问题,“这跟天气有关”。

邯郸市肥乡区农业农村局也称,几个月来,因玉米减产严重,不少农民对该玉米品种进行投诉,“农民玉米歉收,跟天气原因有关”。

多方把玉米歉收归咎于“天气原因”,王书海无法信服。“我种地几十年,以前从没发生过这种情况,不可能是个人原因,我怀疑是买到了‘假种子’。”

“种的多反而收的少了”

60岁的王书海种了几十年的地,外出打工没几年,因为腿疾不得不回到家乡继续种地。“去年雨水大,种的其他玉米品种都倒了,就这个品种没倒,邻居推荐我种这个。”他说。

2022年夏播时节,因“沃玉3号”在抗倒性上表现优秀,王书海和不少村民都选择了该玉米品种。

2022年10月,记者走访了肥乡区多家种子店,很多商家都表示,“沃玉3号”玉米品种的销量不错。“今年很多人都买这个品种,都卖脱销了,推荐别的品种都不买。”一家种子店的销售人员说。

2022年3月6日,王书海在肥乡区博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服务处购买了5袋“沃玉3号”和4袋“沃玉21号”玉米种子。

王书海购买玉米种子的票据(央广网记者 郭佳丽 摄)

王书海说,买回的玉米种子包装完好,种子颗粒饱满,偏暗红色,从外观来看并无异常。“玉米苗长得好着呢!就是到结穗的时候,它不结穗。”王书海的老伴边满云说。

王书海回忆,2022年6月14日,他和邻居两人种植的都是“沃玉3号”玉米品种,一起叫了辆播种机进行播种,又在同一天浇了水。他们只是种子购买时间不同,“邻居是年前购买,我是年后购买。”

9月,到了玉米成熟的季节。王书海看到,邻居地里的玉米沉甸甸的,但自己地里的玉米却出现空秆。“人家地里的玉米长得好,几乎没有空秆,而我家地里空秆子就很多。”王书海和老伴数了数,一亩地将近有1000棵玉米空秆,平均每4棵玉米就有1棵是空秆。

“我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同样品种的种子,一样播种、浇水、施肥,最后产量却相差一半?”他怀疑自己买了假种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假、劣种子。农业、林业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法打击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违法行为,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下列种子为假种子,以非种子冒充种子或者以此种品种种子冒充其他品种种子的;种子种类、品种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或者没有标签的。下列种子为劣种子,质量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的;质量低于标签标注指标的;带有国家规定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

在李堡村,另外两户村民也怀疑买到假种子。他们同样播种的是“沃玉3号”玉米种子,收成不佳。

2022年10月27日,记者在村民武平家的院子看到,他已将从地里收回的玉米装在铁丝网内,占了半个院子。他介绍,自己今年种了27亩地,比往年多种了4亩,但是收成却比往年少,以前收回来的玉米都快把院子堆满了。“今年种的玉米多了,反而收的少了。”

同天,村民吴明正在地里浇水,清冽的机井水在田地沟槽间流过,在初冬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一见到王书海,吴明自嘲道:“地里没有玉米啦,没有证据啦。”他说,今年自己种了4亩多玉米,结出的小棒子非常多,产量减少近半,为了不耽误小麦的生长期,他已经把玉米收割了,地里都种上了小麦。

“一收割就清了,别来找了”

邯郸,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核心产区,也是全国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试点市,素有“北方粮仓”“冀南棉海”“京津菜园”之美誉。

邯郸市政府网站显示,邯郸是全国确定的小麦、棉花、玉米等5种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202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171.3万亩,总产537万吨。

王书海告诉记者,李堡村的村民很重视种地,一年两季的作物是村里人主要收入来源,“收成好的话可以卖一万多块钱,够一家人整年的支出了。”王书海说。

对农民来说,种植玉米的前期投资是一笔不小开支。边满云算了笔账:一亩地种子60元,浇地水费要50元左右,收割费也得100元,肥料大概是120元。“我家田地有4亩多,从播种到收割就要花费1000多元。”

“我种地差不多40年了,怎么种植、管理玉米我熟得很。现在也不出去打工了,就精心管理这片土地,不可能是个人种植问题造成的损失。”王书海说。

2022年9月,望着地里“歉收”的玉米,王书海找经销商讨要说法。他告诉记者,经销商去地里看了两次,说今年多地出现空秆、缺粒的问题,这与天气有关,但与种子没有关系,不会进行赔偿。后来,他又向12345投诉。国庆节前,邯郸市肥乡区农业农村局派三名工作人员到王书海的玉米地进行查看。

据边满云回忆,当天经销商陪同三名工作人员到地里,其中一名技术员对土地面积进行了测量,数了数种植株数,还用手机拍了照片,并带走了一棵缺粒的玉米棒子。“技术员对我说,空秆子多和缺粒是因为天气原因,还说有检测结果后,他们会发信息告诉我。”

村民收回的缺粒、短小的玉米(央广网记者 郭佳丽 摄)

《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2003年农业部令第28号)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现场鉴定是指农作物种子在大田种植后,因种子质量或者栽培、气候等原因,导致田间出苗、植株生长、作物产量、产品品质等受到影响,双方当事人对造成事故的原因或者损失程度存在分歧,为确定事故原因或(和)损失程度而进行的田间现场技术鉴定活动。第三条还规定,现场鉴定由田间现场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种子管理机构组织实施。

“这一条说明鉴定目的是确定田间损失原因和损失程度,究竟是因种子质量,还是栽培、气候和病虫害等原因。”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王鑫月律师说。

一个星期后,边满云没等到任何信息。她前往肥乡区农业农村局向工作人员询问检测结果,接待她的工作人员却表示“一收割就清了,别来找了。”

2022年10月28日上午,记者跟随边满云再次来到邯郸市肥乡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说,是否为假种子得由专家组、审定组来认定,而且要聘请国家级或省级的专家,不是掰个棒子回来就可以鉴定。“技术员带走的小玉米棒子只是作为样品汇报,并不能检测种子真假。”

“种子的真假鉴定需要农业农村局等有关部门请专业的检测鉴定机构进行种源检测,一般结出的玉米棒子不能用于鉴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胡冰川说,玉米的长势好坏与诸多因素有关,比如种源、土壤、气温、种植密度、后期耕作植保等,这需要在具体场域进行分析。

“没法说,只能说跟天气有关”

据了解,“沃玉3号”的育种者是河北沃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博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沃玉”系列玉米品种在肥乡区的总经销商。

2022年10月28日中午,记者跟随王书海前往博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服务处,“沃玉3号”玉米作为“明星产品”被放在该店前台展示,而摆放的样品颗粒饱满,与实际种植出的缺粒、畸形的小棒子在外观上相差甚远。

“是不是种得稠了,你种了多少棵?”店员问王书海。

“120米长的地,共有42行,每行种了400棵。”王书海说。

经销商店里的样品与村民收获的畸形玉米对比图(央广网记者 郭佳丽 摄)

根据“河北沃土种业有限公司”对“沃玉3号”的栽培要点介绍,适宜密度应为3500-4000株/亩。而王书海每亩地种植了3906株左右,符合规定的种植密度区间。

王书海告诉店员,他和邻居都是在该店买的“沃玉3号”玉米品种,同一天播种,播种机连档位都没有调换,都是用六个链条播的,所以两块地种植的玉米株距和密度没有什么差别,但邻居的玉米却长得很好。

“不光是你,一个地点买的同品种,还种在同一块地,一边长得好,另一边就长得不好。”上述店员说。

该店员透露,肥乡区有八九万亩地种植该品种玉米,种植面积很大,找过来的人也很多,有的情况比这个更严重,但不可能是种子问题,“只能说跟天气有关”。当王书海质疑在同样品种、天气、土壤等条件下,其他农户收成为何较好,店员称“这个没法说”。

记者联系肥乡区农业农村局、经销商、种子生产公司,他们均称农户玉米收成不佳“与天气有关”。

在邯郸,玉米生长期是每年的6月至10月。记者梳理发现,邯郸市肥乡区2021年6月至10月、2022年6月至10月的平均高温、平均低温、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各项指标,相差均在4℃之内。

天气较大的不同出现在9月份的降水量。据公开气象资料显示,邯郸市肥乡区2021年9月的总降雨量在313.2mm以上,而2022年9月的降雨量则为0mm。但在6月至8月的玉米生长期,2022年的降水量要多于2021年,降雨量多了142.7mm。

和土地打交道近40年的王书海说,今年天气情况不错,没出现旱情和涝情,降雨也比较均匀,不认为是因为天气造成歉收。另外,华北平原的土地规整,耕地与耕地毗邻,同一片土地上种植的庄稼所面对的天气情况相同,产量不可能出现这么大差距。

2022年10月28日,肥乡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与经销商协商,看在同村份上,尽量补偿一些,但很多种植户都找过来,是否都给大家补偿还不确定。截至发稿前,王书海尚未收到任何补偿。

种子鉴定呈困局

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如何“稳”,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

如今,多方把玉米歉收归结于“天气原因”,王书海认为这说不通。但自己又没保留种源,这就很难鉴定。

胡冰川表示,该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是检测种子质量,可以查出究竟哪个地方出了问题,但这就要农民不仅保留好购种凭证,还要适当留一部分种子备检。无论是预留种子,还是高昂的检测成本,对农民来说这都是负担。对政府部门来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另外,农民没有保留种子意识,不该刻意要求农民在每次种地时都保存种子。

他说,对于每个地区来说,每个区、县每年种子的主推、主导品种并不多,有关部门可以对进入市场的每个品种和批次的种子抽取留样,由于种子保质期比较长,当农民有质疑时可以将其调取出来进行检测。“检测成本很高,但政府可与农业大学的实验室合作,压缩一定成本。”

北京京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崔姝淼认为,为了方便维权,建议农户种植时最好留存未种完的种子样品,如果数量较大,最好留存未开封样品。农户还可以主动要求与经营者共同封存一份能代表所购种子质量的封存样品,封样袋上双方签字或盖章,然后找公证处办理证据保全公证。

王鑫月分析称,“种子鉴定”和“与种子有关的农作物损失鉴定”必须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农业农村、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关配套办法和规定。目前针对田间种植损失和种子质量纠纷,一般采用田间现场鉴定,需要种植现场的存在。但检验农作物种子质量的检材一般是农作物种子,而不是田间的农作物,需要种子的存在。

胡冰川表示,这个问题体现了种子类纠纷面临的普遍困境:种子与农民损失之间因果关系难以认定。另外,由于证据缺失,审查认定和追赃挽损都存在较大困难,这涉及种业安全和种业风险全程管控的问题。

他还表示,从管理制度层面,对于农民提出的具体问题,有关部门要积极回应农民关切,积极面对和解决争议。在农民反映问题后,要积极组织实地调查鉴定,并且要将调查结果以规范的流程和正式的形式通知到投诉的农民,给农民一个交代,绝不能让农民三番五次去询问情况还没结果。

(文中武平、吴明为化名)

加入 | 我们 | 人员查询

京ICP备1800204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